“以貌取人”现象在职场上愈演愈烈
最近有两条关于以貌取人的消息:一是《中国青年报》的一项调查显示,71.5%的受访者认为社会以貌取人非常普遍,还有49.4%的人相信“改变外貌就可以改变人生”,为此我国每年整形手术达到340万例。二是《三联生活周刊》报道,美国商界有按一个人的相貌予以赏罚的习惯。因为他们相信,一般长相好的人更有自信,而自信又能带来更好的表现。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项试验,分别让四个人在公路边晃手搭车。其中一个是打扮入时的漂亮女郎,一个是戴金丝边眼镜、手持文件夹的青年学者,一个是挎着菜篮子、脸色疲惫的中年妇女,一个是长相较丑而又穿着邋遢的男青年。结果显示,漂亮女郎的成功率最高,青年学者其次,中年妇女相对困难,而那个男青年,一辆也搭不到。这个故事说明,不同的外表和仪表,会有不同的际遇。因为人们50%以上的第一印象,都是由对方的外表造成的。
以貌取人在情场上最为突出。无论“非诚勿扰”还是“百里挑一”,只要有一个帅哥出场,台上台下立刻就会“哇”声一片。有些男孩,本来自己是个丑八怪,但却非美女不娶;有些女孩,本来自己身高不足1米60,但却非1米80不嫁。你也找美女,他也找美女,于是坐在台上的几个美女,便像石油涨价一样,一再调高自己的价码。
以貌取人在职场上愈演愈烈。很多参加过招聘面试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长得漂亮帅气的人,通过率最高;长得丑陋低矮的人,通过率最低。宁可要“西门庆”,也不要“武大郎”。于是很多长相不过关的人,不得不去做医学整容手术。这个说:“我想要巩俐的鼻子,林青霞的下巴。”那个说:“我想要刘德华的鼻子,古天乐的下颌。”
以貌取人在市场上也屡见不鲜。古时候,范蠡利用西施,拿下了夫差;王允利用貂蝉,扳倒了董卓。到今天,利用美色征服高官和老板的案例,更是比比皆是。当时的副省长胡长清,曾经连续三次拒绝某老板的请托。可当这位老板派一个美女前来公关的时候,胡长清便扛不住了,并说:“你身上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
对于长相不佳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一种巨大的不公。模样是爹妈给的,身高是天生长的,我们招谁惹谁了,为什么就处处遭人白眼?还有一位丑者,得出一个结论,凡是学习成绩好的人,都是长得丑的人;凡是学习成绩差的人,都是长得俊的人。原因是长相俊的人自以为有资本有优势,所以就不再用功;而长相丑的人经常受歧视,因而便奋发图强。这个结论未必准确,但也给以貌取人者敲了一声警钟。是人才还是庸才,不能只看长相。
这样的错误,孔子也曾犯过。他有一个叫宰予的弟子,长相俊俏,能说会道,一见面孔子对他的印象就很不错。还有一个弟子叫子羽,身材矮胖,相貌丑陋,孔子认为他资质低下,成不了大器。但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孔子发现那个宰予好吃懒做,不思上进。而子羽却学习刻苦,作风正派。后来子羽游历各国,声誉很高。为此孔子检讨自己:“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人的长相是天生注定的,而人的气质却是修养而来的。一个有气质的人,通过简单的谈吐举止和待人接物,就能看出其博学多识、温文尔雅、高洁恬静或豪放大气等令人折服的人格魅力。所以说,即便在一个以貌取人的时代,没有漂亮的外表也并不可怕。在这个世界上,总会有一条光明而又远大的路,适合你走。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项试验,分别让四个人在公路边晃手搭车。其中一个是打扮入时的漂亮女郎,一个是戴金丝边眼镜、手持文件夹的青年学者,一个是挎着菜篮子、脸色疲惫的中年妇女,一个是长相较丑而又穿着邋遢的男青年。结果显示,漂亮女郎的成功率最高,青年学者其次,中年妇女相对困难,而那个男青年,一辆也搭不到。这个故事说明,不同的外表和仪表,会有不同的际遇。因为人们50%以上的第一印象,都是由对方的外表造成的。
以貌取人在情场上最为突出。无论“非诚勿扰”还是“百里挑一”,只要有一个帅哥出场,台上台下立刻就会“哇”声一片。有些男孩,本来自己是个丑八怪,但却非美女不娶;有些女孩,本来自己身高不足1米60,但却非1米80不嫁。你也找美女,他也找美女,于是坐在台上的几个美女,便像石油涨价一样,一再调高自己的价码。
以貌取人在职场上愈演愈烈。很多参加过招聘面试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长得漂亮帅气的人,通过率最高;长得丑陋低矮的人,通过率最低。宁可要“西门庆”,也不要“武大郎”。于是很多长相不过关的人,不得不去做医学整容手术。这个说:“我想要巩俐的鼻子,林青霞的下巴。”那个说:“我想要刘德华的鼻子,古天乐的下颌。”
以貌取人在市场上也屡见不鲜。古时候,范蠡利用西施,拿下了夫差;王允利用貂蝉,扳倒了董卓。到今天,利用美色征服高官和老板的案例,更是比比皆是。当时的副省长胡长清,曾经连续三次拒绝某老板的请托。可当这位老板派一个美女前来公关的时候,胡长清便扛不住了,并说:“你身上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
对于长相不佳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一种巨大的不公。模样是爹妈给的,身高是天生长的,我们招谁惹谁了,为什么就处处遭人白眼?还有一位丑者,得出一个结论,凡是学习成绩好的人,都是长得丑的人;凡是学习成绩差的人,都是长得俊的人。原因是长相俊的人自以为有资本有优势,所以就不再用功;而长相丑的人经常受歧视,因而便奋发图强。这个结论未必准确,但也给以貌取人者敲了一声警钟。是人才还是庸才,不能只看长相。
这样的错误,孔子也曾犯过。他有一个叫宰予的弟子,长相俊俏,能说会道,一见面孔子对他的印象就很不错。还有一个弟子叫子羽,身材矮胖,相貌丑陋,孔子认为他资质低下,成不了大器。但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孔子发现那个宰予好吃懒做,不思上进。而子羽却学习刻苦,作风正派。后来子羽游历各国,声誉很高。为此孔子检讨自己:“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人的长相是天生注定的,而人的气质却是修养而来的。一个有气质的人,通过简单的谈吐举止和待人接物,就能看出其博学多识、温文尔雅、高洁恬静或豪放大气等令人折服的人格魅力。所以说,即便在一个以貌取人的时代,没有漂亮的外表也并不可怕。在这个世界上,总会有一条光明而又远大的路,适合你走。
上一条:
职场白领:攒钱买房不敢花
下一条:
职业女性面对的角色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