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在应届毕业大学生感叹伯乐难求的同时, 不少用工单位也在抱怨,现在的刚毕业大学生的实际能力与现有岗位严重脱节的问题,因此,很多中外企业在招聘员工时都会标明: “两年以上工作经历 “或“有经验者优先考虑”。所以不少学生选择了到企业实习或兼职,提升自己的职场经验,给自己的简历填上漂亮的一笔。
眼下,求职竞争激烈不仅体现在职场上,还延伸到实习阶段。很多学校在暑假还开始之前,就纷纷开始有意识地安排一些职位供学生暑期实习。大多数学校都支持大学生利用暑假进行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有的学校还为学生联系实习、实践单位。
不仅是高校,一些企业也利用暑假开辟一些适当的岗位供大学生暑假实习。有的单位甚至在招聘广告里刊出欢迎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等。用人单位在招聘时,一般都需要有工作经验,这恰恰是大学毕业生所缺乏的,作为真正需要人才的企业,会接受大学生实习,争取更多的人了解本企业,尽量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但是,目前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在寻找社会实践的同时,显得考虑欠周。很多大学生在暑假来临之前,都已纷纷通过关系或者是自身的争取寻求社会实践的机会,但是,几乎90%的人都是毫无目的地“乱打乱撞”。甚至更有学生认为,社会实践就是打工,只要工作轻松又有一定的实习工资,到时候写一份实习鉴定就可以“交差”了。
其实不然,高校会要求大学生利用暑假的时间寻找暑期实践的机会,并非空穴来风。大学生的暑期实践的经历是否有效,从某些方面而言,直接关系到大学生们毕业之后,求职历程的难易与否。用人单位在招聘启示中所提及的相关经历,指的是大学生有效的实习经历。大学生们应该有明确的职业定位,并在此基础上,寻找相关单位进行暑期实习,这样对于今后的职业生涯的发展是相当有助益的。相反,有些学生盲目跟风,在简历上虽然写了很多的实习经历,但是细细品味下来,却与自身的职业发展联系甚少。那样的实习经历,也就变成了一纸空文。 其实学生在实习中不能急于求成,而应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对今后职业发展进行规划。赫敦资深职业顾问王路明老师称,大学生进行社会实习,最好是要和专业以及自身的职业定位挂钩,如果盲目跟风,只是为了实习鉴定和工资而实习,既浪费时间,又有可能影响学习。 第一校园网资深职业顾问石娴老师提醒,有效的实习经历才能吸引用人单位,因此,大学生去实习前,最好要了解自己以后想要从事什么工作,再有的放矢地进行各个方面的努力,切不可盲目撒大网,要让用人单位看出自己是在一直朝着一个方向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