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的心态之二:学习的心态
作者:lqzhaopin 日期:2015-01-06 浏览

 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即使你在学校的学习成绩很好,英语过了六级,还有过一段社会实践经验,但到了工作岗位,有可能会遇到尴尬的事情:比如,专业不对口,学的专业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用不上,实际操作能力偏低,不会与人沟通……因此,大学生在找工作前,一定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今天,职业心理栏目的编辑谈论的话题是——找工作的心态之二:学习的心态。

 

一个人要想成功,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学识、见识和胆识。有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开悟。这话不管怎么说,都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当今社会,人人都想成功,大学生更不例外。其实,想成功,方法很简单: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据说某大学有一位老教授,名片上印着六十年代政治经济学教授七十年代政治经济学教授八十年代政治经济学教授三个职称。他的学生疑惑不解:写个政治经济学教授多简练呢!老教授摇着头说:不成,不成。这表明我不吃老本儿,我的知识是不断更新的。像毛泽东那样的伟人都说过,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说到毛主席,就不免想到他老人家居住过的北京中南海的菊香书屋。毛主席的床很宽大,一半用作休息,另一半堆放着许多书。据工作人员介绍,室内物品是按原样摆放的。毛主席一生酷爱读书,直至弥留之际还在书。

 

据资料介绍,我们每个人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只占个人全部知识的十分之一,余下的知识全靠后来补充完善。补充好了,你就是个知识丰富的人;补充不好,你可就成了半瓶子醋

 

现在从事经济工作的大学生特别多,那我们就简单地对你进行一下测试,看你能否答上来下列经济术语:羊群效应、二八理论、木桶原理、马太效应、蝴蝶效应、大象原理……你若能答上来,说明你的知识面挺宽的;你若答不上来,就得承认自己的不足。有不足怎么办?那还不抓紧时间发力补充啊。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于学习问题做了重点强调:要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大家看到下面的话,肯定不会陌生:学习改变不了你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你人生的宽度;学习改变不了你人生的起点,但可以改变你人生的终点;我们可以拒绝学习,可我们的竞争对手却不会。刚毕业的大学生们,千万要记住这些话啊。

 

通过社会调查我们感到,如今的大学生,在工作初期常犯的毛病是:对别人身上的优点往往视而不见,不愿学习;对急需充实的知识和技能缺而不补,不肯学习。这种不愿意学习、不肯学习的人,在激烈的竞争条件下,最终只能是甘拜下风。

 

说了这么多,其目的就是告诉那些刚毕业的大学生,必须重视学习,坚持给自己充电。对于他们来说,一定要有一个学习的心态。那他们在工作中应该怎样学习呢?一是克服文凭到手万事大吉的心理,要抓紧一切时间学习。学习的时间不是别人给的,而是自己挤出来的。犹太人有一句著名的忠告:不要说有空的话我就学习,因为那样你肯定不会有空。二是不能学学停停,要不间断地学习。知识的获得是靠长期积累出来的。三是见人就学,见好就学,包括向同事学习、向客户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四是工作中要增强主动性,主动想问题,想解决方法。这样你不但能学到更多的知识,而且成长的也会更快。你如果有一个学习的心态,那任何困难都难不倒你的。当然,成功就会向你频频招手。

 

说到这里,我们还想提醒正在找工作的大学生们,你到一个单位去面试,尽管没有被录用,你既不要心灰意冷,更不要对人家产生反感之情,要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更要抱着一个学习的心态。我虽然没被录用,但我通过今天的面试,学到了不少新东西。这对我下次面试会有用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