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角七号”里的求职故事:跳“龙门”融入城市
关键词:大学生 求职 农村孩子 就业 求职公寓
昨天,2010高考文理科第三批平行志愿填报结束,至此2010高考基本落下帷幕。
此前,本报曾报道一流大学中,农村学生所占比例越来越少。事实上,由于各种原因,农村学生有很大一部分进了昨天填报结束的第三批高职院校。
终于有机会进入大学的农村生,他们未来的就业机会如何?能否最终跳过“龙门”融入城市,过上城市小白领的日子?
记者通过对在杭求职公寓里农村生的求职故事、同一专业农村生十余年前后的就业对比等状况,试图反映农村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剖析农村大学生的就业难题。
[“海角七号”里的求职故事]
佳木斯—北京—大连—上海—杭州 刘东毕业这一年
记者通过对杭城5家求职公寓的统计发现,蜗居其中寻求工作的,80%来自农村或小县城的大学生。
河南小伙子周科在城西一个小区里租了两套房子,装修一下,并取了个时髦的名字“海角七号”,就成了求职公寓。因为价格便宜,又有大学宿舍的氛围,全国各地到杭州来找工作的大学生都喜欢租住在这里。
一个月前,黑龙江小伙子刘东住了进来。好奇的室友发现,这个来自东北农村的同龄人,虽然只毕业一年,但经历相当丰富。他们常围坐在一起,听他讲自己的求职故事。
刘东在佳木斯上的大学,大四的时候,就开始在当地一家厂里上班,负责推销钢材。
“那会儿挺好的,一吨钢材提成十几元,最多的时候一个月能卖出500多吨。”刘东说。
后来,这家企业开始改制,提成从一吨十几块,骤降到一块五,刚好又逢毕业,刘东就没再干下去。
“毕业了,我的同学各有各的门路,进政府部门、企业的都有。可我们农村来的,在城里举目无亲,只能靠自己找。幸好我大四那会儿卖钢材,攒了一点钱,找工作这点成本,还能承受。”短短一年时间,刘东先后去过北京、大连、上海找工作。
昨天,2010高考文理科第三批平行志愿填报结束,至此2010高考基本落下帷幕。
此前,本报曾报道一流大学中,农村学生所占比例越来越少。事实上,由于各种原因,农村学生有很大一部分进了昨天填报结束的第三批高职院校。
终于有机会进入大学的农村生,他们未来的就业机会如何?能否最终跳过“龙门”融入城市,过上城市小白领的日子?
记者通过对在杭求职公寓里农村生的求职故事、同一专业农村生十余年前后的就业对比等状况,试图反映农村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剖析农村大学生的就业难题。
[“海角七号”里的求职故事]
佳木斯—北京—大连—上海—杭州 刘东毕业这一年
记者通过对杭城5家求职公寓的统计发现,蜗居其中寻求工作的,80%来自农村或小县城的大学生。
河南小伙子周科在城西一个小区里租了两套房子,装修一下,并取了个时髦的名字“海角七号”,就成了求职公寓。因为价格便宜,又有大学宿舍的氛围,全国各地到杭州来找工作的大学生都喜欢租住在这里。
一个月前,黑龙江小伙子刘东住了进来。好奇的室友发现,这个来自东北农村的同龄人,虽然只毕业一年,但经历相当丰富。他们常围坐在一起,听他讲自己的求职故事。
刘东在佳木斯上的大学,大四的时候,就开始在当地一家厂里上班,负责推销钢材。
“那会儿挺好的,一吨钢材提成十几元,最多的时候一个月能卖出500多吨。”刘东说。
后来,这家企业开始改制,提成从一吨十几块,骤降到一块五,刚好又逢毕业,刘东就没再干下去。
“毕业了,我的同学各有各的门路,进政府部门、企业的都有。可我们农村来的,在城里举目无亲,只能靠自己找。幸好我大四那会儿卖钢材,攒了一点钱,找工作这点成本,还能承受。”短短一年时间,刘东先后去过北京、大连、上海找工作。
下一条:
大学毕业收入不能与就业成功划等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