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会背后的残酷现实
作者:青州招聘网 来源:qingzhoujob.cn 日期:2017-09-12 浏览

“由于人数太多,请招聘单位只收简历,暂不洽谈。”昨日中午12点,洪山体育馆,一楼大厅水泄不通,广播里一遍又一遍地播放着注意事项。

6000多个就业岗位,6万多名大学生竞争,节后首场大学生招聘会火爆开场。有分析人士指出,考研族、考公务员族加入求职大军,是造成才市火爆的原因之一,这拨求职高峰将持续到6月份。

激烈竞争的背后是残酷的就业现实。日前,团省委联合第三方调查机构深度透视了大学生就业创业“难”的现状。

薪资预期一再下行

“去年下半年开始,我一边复习考研,一边在网上投简历找工作,目前还没有眉目。”在昨日招聘会举办的座谈会上,湖北大学政法学院应届毕业生夏萍第一个发言。她认为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是“僧多粥少”,女生学文科的比较多,而对应的岗位十分有限,这些岗位在招聘时大多不限专业,不同专业的文科女生便会竞争同一岗位,在这种情况下,招聘方就会设置一些额外的条件来筛选,例如身高、英语口语、普通话,这样竞争就更加激烈。“能找到承诺1500元工资的工作就很满意了。”她说。

抽样调查显示,2009届毕业生中,50%的薪资水平预期低于2000元,甚至有11.5%的期望薪资在1000元左右。事实上,我省2008届本科院校毕业生半年后的月收入为2324元,比2007届的2662元下降338元。一再下行的薪资预期,客观上表明了高校毕业生在严峻的就业压力面前目标日趋理想,但大多数毕业生认为,这与上学期间的投入成本不相适应,职业选择“性价比”太低。

专科生就业空间压缩

柯昌和是武汉某学院2007级公共关系与策划专业学生,2009年11月份开始求职。通过网上求职、参加校内外招聘会等形式,应聘了30多家公司,终于与武汉一家投资理财公司签订了就业协议。“就业门槛逐年提高,缩小了专科生的就业空间。”谈及四个多月的求职经历,柯昌和倍感辛酸:“现在是研究生抢本科生的饭碗,本科生抢专科生的饭碗,那专科生怎么办?”

调查显示,独立学院和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困难有所加剧。一方面,企业面向这类学校的招聘岗位减少,有些用人单位推迟毕业生报到时间,降低薪酬,甚至出现退回订单现象。今年年初,某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就出现过企业暂缓落实协议现象。另一方面,这些学校学生享受政策性就业服务的渠道也逐渐变窄,如“三支一扶”、“西部计划”和大学生“村官”计划、农村教师特岗计划等逐步向重点本科院校转移,此前,独立学院和高职高专学生是这些项目的主体。